国外有哪些唐人街 都分布在哪里?
简介唐人街最早叫“大唐街”。1673年,纳兰性德《渌水亭杂识》:“日本,唐时始有人往彼,而居留者谓之‘大唐街’,今且长十里矣。”1872年。那一年志刚在《初使泰西记》中有:“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,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,不下数万。行店房宇,悉租自洋人。因而外国人呼之为‘唐人街’。建立会馆六处。”1887年,王咏霓在《归国日记》中也使用了“唐人街”:“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,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,租屋设肆,洋人呼为唐人街。六会馆之名曰三邑,曰阳和。”王咏霓的这句话与志刚的差不多。在这之前,王可能看过《初使泰西记》,因此,他在这里沿用了志刚的“唐人街”。“唐人街”是粤人华侨自创的名称。 1875年,张德彝在《欧美环游记》中就称唐人街为“唐人城”。张通英语,英语称唐人街为 Chinatown。其实,在这以前,张德彝更为直接,他将 Chinatown 直译为“中国城”,如《航海述奇》(1866年):“抵安南国,即越南交趾国……再西北距四十余里,有‘中国城’,因有数千华人在彼贸易,故名。” 1930年蔡运辰《旅俄日记》:“饭后再赴旅馆,新章五时亦至,候余甚久,公事毕,同游中国城。城在莫斯科中心,女墙高底,完全华式,华人名之曰中国城。”今人李欧梵有一篇有关唐人街的随笔,题目就叫《美国的“中国城”》(1975年),文章说:“唐人街是老华侨的温床、新华侨的聚会所。也是美国人眼里的小中国。也许我们应该把唐人街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,干脆称它为‘中国城’(Chinatown),可能更恰当一点。” 但不管怎么说,现在“唐人街”还是要比“中国城”常用。
唐人街上都有哪些中国特色
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。唐人街的形成,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,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,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,便群居在一个地带,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。旧金山唐人街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唐人街,是物质主义的天下。游客一般是由都板街的“天下为公”牌楼进入唐人街,看到是一块世外桃源,真是苍天有眼:众多的礼品店、古董店、中药店﹑中医馆﹑参茸店﹑土特产店﹑中餐馆﹑西餐馆﹑工艺店﹑戏院﹑文化中心、百货店、教堂、剧院、书店、中文学校等等,展现着华夏古老和现代的文明。士德顿街卖中国菜的商铺密密麻麻,多种多样的海鲜活鱼供人选购,烧腊店铺橱窗挂满了刚刚出炉的烧鸭﹑烧鸡﹑烧猪和叉烧,香喷喷,十分吸引人。许多卖蔬菜店家把货物搬到门外的人行道上卖,据说只有中国人一直沿袭了旧中国的习惯,生怕别人不知道,十分传统的街市味。一块块汉字标牌,各种风味的中餐厅出售中国传统工艺品在外国人眼里,唐人街是“小中国”,它延续的是中华文化。对外国人来说,唐人街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。唐人街有浓郁的中国特色,保持传统中华文化,街上长年彩旗招展,各样商品百花齐放,深受游客欢迎。这样的人文生态,怎能不让人惊叹。每一次走进唐人街,都有新的发现,新的收获!走进旧金山唐人街,就像走进人间美丽的天堂!中国人就是了不起,能在别人的国土上建立起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!